> 文章列表 > 夜游孤山记文言文翻译

夜游孤山记文言文翻译

夜游孤山记文言文翻译

夜游孤山

余至湖上,寓辋川四可楼已十月。辋川者,家学士兄戒庵别业也。楼面孤山,暑甚,未能往。七夕后五日,雨过微凉,环湖峰峦,皆空翠如新沐。望明月上东南最高峰,与波溶漾,湖碧天青,万象澄澈。余游兴跃然,偕学士,呼小艇,渡孤山麓。从一奚童,登放鹤亭,徘徊林处士墓下。已,舍艇,取径沮洳间,至望湖亭。凭槛四眺,则湖圆如镜,两高、南屏诸峰,回合如大环。盖亭适踞湖山之中,于月夜尤胜。西行过陆宣公祠,左右有居人数十家,灯火隐见林薄。并湖行二里许,足小疲,坐泠桥石阑。学士指点语余曰:“宋贾似道后乐园废址,在今葛岭;又记称水竹院在西泠桥南,左挟孤山,右带苏堤,当即此地。”嗟乎!岚影湖光,今不异昔,而当时势焰之赫奕,妖冶歌舞亭榭之侈丽,今皆亡有,既已荡为寒烟矣!而举其姓名,童子犹欲唾之。而林逋一布衣,垂六百余生,遗迹顾今尚存,何耶?相与慨叹久之。孤山来,经僧舍六七,梵呗寂然,惟风林寺闻钟声寥寥也。作记以游之明日。

译文:

我来到西湖边,住在辋川四可楼已经有十个月了。辋川是我堂兄戒庵的别墅。别墅面对孤山,夏天太热,没能去那里游玩。农历七月十二日,雨后稍感凉爽,环绕西湖的山峦都显得空旷青翠,像刚洗过一样。夜晚,明亮的月亮渐渐升至东南的最高峰,月光与水波交融,轻波荡漾,湖水碧绿,天空青蓝,一切景象都显得清澈明亮。我游玩孤山的兴致很高,和一位学士一起,叫来一条小船,乘船来到孤山脚下。带了一个童仆,登上放鹤亭,在林逋的坟墓下徘徊。不久,我们离开小船,沿着低湿地的小路,来到望湖亭。倚靠亭楼的栏杆四处眺望,西湖圆得像铜镜一样,武林山上的南高峰、北高峰和西湖南边的南屏山,四面合拢像个大环。大概是因为望湖亭正好处在西湖和山的中间,在月光下尤其好看。向西走经过陆宣公祠,祠的左右住着几十户人家,灯火在茂密的草木间时隐时现。沿着西湖走了大约二里,双脚有些疲劳,坐在西泠桥的石头栏杆上休息。堂兄戒庵指着告诉我说:“宋朝贾似道的后乐园废址,在现在的葛岭(西湖北边);又听人们说起被称作水竹院的楼现在西泠桥南面,左边靠着孤山,右边与苏堤相连,应该就在这个地方。”唉,湖光山色,现在和过去没有什么不同,但那时权势显赫,妖冶的乐伎歌舞升平,亭台楼阁富丽堂皇,现在都不复存在了,已经化为凄凉的烟雾。每说起那些人的名字,连小孩子都想要唾弃。林逋只是个平民,名声却流传了六百多年,遗址至今仍然存在,这是为什么呢?我和戒庵感慨了很久。从孤山一路过来,经过六七个和尚寺庙,没有和尚唱经礼赞的声音,只有在风林寺听到几声稀疏的钟声。在游览孤山的第二天写下这篇记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夜游孤山记中还有哪些典故?

邵长蘅如何描述孤山夜游?

《记承天寺夜游》与孤山夜游有何联系?